中教数据库 > 针刺研究 > 文章详情

针刺对宫内窘迫缺血缺氧脑损伤新生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05-28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宫内窘迫缺血缺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行为学、海马神经元自噬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调控海马神经元自噬改善新生儿HIBD的机制。方法:SD孕鼠6只,2只孕鼠以宫内窘迫延迟剖宫产法行HIBD造模,2只孕鼠作为HIBD模型新生大鼠代乳鼠,2只孕鼠自然分娩正常新生大鼠。自然分娩的9只新生大鼠为正常组,HIBD新生大鼠按体质量、性别因素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9只。针刺组大鼠于出生后第14天予"靳三针"针刺,每穴快速捻转10次,每日1次,持续14 d。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自主活动能力、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自噬小体形态和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阳性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LC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走出中央区域时间、逃避潜伏期、第1次穿越原平台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P<0.05,P<0.001),中央区域路程和总路程、活动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P<0.05),海马区神经元可见核膜锯齿样改变,核周间隙增宽,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扩张,自噬小体增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走出中央区域时间、逃避潜伏期、第1次穿越原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P<0.001),中央区域路程和总路程、活动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P<0.05),海马区神经元可见完整连续核膜,细胞器形态较好,自噬小体明显增多,Beclin-1、LC3Ⅱ/Ⅰ比值明显升高(P<0.001)。结论:针刺可能通过上调Beclin-1和LC3Ⅱ/Ⅰ的表达,促进海马神经元自噬,改善HIBD新生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关键词】

250 2页 免费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

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

0/500
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中教立场
相关文献

推荐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228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